情人节推出“雷人保险”商业炒作有误导之嫌 情人节即将到来

情人节即将到来,雷人保险各大商家争相炒作。情人令网友大呼雷人的节推是,竟有保险公司借此时机推出“怀孕险”,出商这一故造噱头的业炒商业行为引起舆论哗然。从号称看不到月亮即可赔付的作有之嫌“中秋赏月险”,到此次逢情人节特地推出的误导“怀孕险”,频频出炉的雷人保险“雷人保险”博人眼球之余号称形式新颖,但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情人这些险种亦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管理规范,节推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出商是业炒否应被推广仍有待商榷。
雷人“怀孕险”亮相情人节
临近2月14日西方情人节,作有之嫌平安保险天猫商城旗舰店推出了一款“怀孕险”,误导保障内容为“意外怀孕”。雷人保险据该产品保障明细介绍,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怀孕,即可获得怀孕津贴。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已怀孕的,无论被保险人是否知晓均不在责任范畴内。据了解,该“怀孕险”保费为200元,保额为800元,保险时间仅为3个月。
“怀孕险”一经亮相,许多网友大呼雷人。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险种并不独此一家。2013年8月,安联财险(中国)与阿里小微金融旗下淘宝保险合作推出了“中秋赏月险”,依据设定,被保险人如中秋看不到月亮,可获赔50元至188元不等。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层出不穷的“雷人保险”已超出传统保险产品范围,涉足赏月、单身等新领域。如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单身险”,被保险人投保99元,即可享受包括150万元的交通意外保险金、一次相亲网站的婚恋服务以及被免费推荐参加相亲节目面试资格的诸多保障利益等。
噱头为主有误导之嫌
专家认为,“怀孕险”、“赏月险”、“单身险”等险种,以贴近社会热点为优先考量,如情人节、中秋节,或是大众关心的“剩男剩女”现象,但这些产品是否应当推广仍存疑。一方面,这些产品所保障的内容,某种意义上并不具备风险性质,而是保险公司为迎合大众心理,借此推广业务的创新手段,这类保险产品的推出过程中,噱头成分较大。比如,“中秋赏月险”本叫做“赏月不便险”,此产品并不是新推出的独立险种,而该公司一款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不仅乘了中秋节的东风,还为去年新上线的淘宝保险赚足关注。而太平人寿“单身险”全称叫做“太平黄金圣斗士单身保障”,名称上便力求取得目标顾客群,即青年人的注目,实质上是一款一年期的旅行交通意外保障险,而非所强调的“单身保障”。
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华东政法大学保险法研究所主任李伟群认为,部分新型保险产品名称与实际内容不符,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服务创新仍需重“内功”
李伟群认为,此类新型保险产品的问世,是保险公司迫于传统产品市场已饱和的竞争压力,从而做出的创新之举,但某种程度上难免激进,产品设计也较为粗糙。有市场人士表示,这些产品设计更多是为了噱头炒作,难以持续。实际上,记者在安联财险官方网站看到,由于过了时效期“赏月险”早已销声匿迹。面对频频问世的“雷人保险”,不少消费者持谨慎观望态度。大多数网友认为这些产品时间点把握较好,尽管关注、收藏者不在少数,但记者在平安保险天猫旗舰店看到,“怀孕险”自推出以来,仅售出79份,购买者寥寥。
专家认为“雷人保险”目前虽符合法规要求,无明显违法现象,但商业宣传也应遵守社会公理秩序及道德风俗。今年1月,保监会下发《关于促进人身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宣传销售文本和用语应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保险产品主要特性和与产品有关的重要事实。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规定的出台,将有效规范保险市场,适度控制“雷人”炒作概念之风。
标签:情人节|人保险|被保险人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相关文章
- AI代写作业,家长该反思了 编辑:文竹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2025-05-14
- 进入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夏收夏种时节,农资商品进入购销旺季。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从严监管农资商品经营行为,严查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图为执法人员在对商户销售的农资商2025-05-14
- 连日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旅游景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严防假冒伪劣及“三无”食品进入景区,保障游客吃得放心。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张林保2025-05-14
- 近5万亩荔枝树完成高接换种!茂名荔枝种业蝶变之路_南方+_南方plus“嘀—嘀—”三月破晓时分,一阵鸣笛声在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山间回响,一辆辆电车、摩托车沿着果园的水泥小路开上“荔枝山”。透过层层荔枝2025-05-14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当下,受“流量经济”刺激,网络谣言的内容广度、传播速度、更新频率、影响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等显著增强。12月22日,公安部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2025-05-14-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7月30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严厉打击加油机作弊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税收流失,推动成品油市场健康发展,广东省自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开展为2025-05-14
最新评论